

编者按:
韩岩曾在新华社伦敦分社担任摄影记者,期间多次参与英国的首相选举、“脱欧”公投、王室婚礼以及奥运会、世界杯、冬奥会等重大新闻报道。如今,驻外任期已结束,让我们和她一起回顾采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故事与感悟。
离开伦敦已数月,那段英伦岁月的回忆时常在生活中被悄然唤起:某个清晨地铁上的一句英文对白,某个夜晚手机视频推送的英超赛场的喧嚣,甚至只是一块炸鱼的味道,都会让我想起泰晤士河畔的难忘过往。
首相的竞选纲领封面
2020年春,我收到一封来自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信,是2019年底英国大选时保守党的竞选纲领,封面上鲍里斯·约翰逊的照片是我拍摄的。
拍摄当天,唐宁街至少有50名摄影师。次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主流报纸头版都是约翰逊拿着用这张照片做封面的小册子为大选造势的画面。
十年六任首相
十年时间,英国换了六位首相,最短的任期只有40多天,政局变化犹如伦敦的天气,说变就变。有人调侃,首相的任期连一颗生菜的保质期都比不上;而唐宁街唯一不变的,似乎只有首席捕鼠官(消除鼠患的小猫)拉里。
每次采访大选都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鏖战。30多个小时连轴转的采访和编辑,凌晨两三点守在唐宁街等待新首相,冬日凌晨四点淋着冷雨等待首相投票,早就成了“标配”。
2019年底大选,我的位置正对首相府的门,在路透社和泰晤士报记者之间,是多年来的最佳。凭借长期高出勤率和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我得到媒体同行和政府机构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得以跻身媒体“第一梯队”,优先选择点位。
在2016年那场“脱欧”公投中,脱欧派以51.9%的微弱优势获胜,首相卡梅伦随即宣布辞职。当他转身靠近夫人时,镜头捕捉到的,是他沉重的脚步和落寞的背影。正式搬离唐宁街的那一刻,狂风大作、气温骤降,他的小女儿被吓得紧贴着妈妈。
接任的特雷莎·梅,先后经历党内不信任投票和多次“脱欧”协议遭否决,她腹背受敌,最终宣布辞职。从她还是内政大臣直至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我用镜头记录了她的起伏与离场。
特雷莎·梅偏爱豹纹高跟鞋和粗犷风首饰。她在非洲跳舞被人笑话,于是便在保守党年会时跳着《跳舞皇后》的舞步登台。她有次演讲时咳嗽不停,接过财政大臣递上来的润喉糖,打趣说:“这可是财政大臣给我的糖,居然免费”。
从唐宁街到德里:没有剧本的“脱欧剧”
2020年1月31日23时,英国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迈入11个月的“脱欧”过渡期。那一夜,“大本钟”的投影显示在首相府墙上。我在天黑前就抢占了正对大门的位置,只为定格“0分0秒”的历史瞬间。
“脱欧”谈判最胶着的几年,我每年去议会大厦、唐宁街至少100次。用“连续剧”来形容这段历史毫不为过,而我,用镜头一集一集地记录着。
多佛港是这部“脱欧”“连续剧”最重要的选景地之一——那里是不少英国人出入欧洲大陆的必经之地,涂鸦大师班克西在这里的一座建筑外墙上创作了“脱欧”主题大型壁画《拆星》。
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德里则是“连续剧”另外的一个重要取景地:那条引发“脱欧”难题的500公里长的边界线——“欧盟区与非欧盟区的交界”就在这里。我蹲在边界线的机动车道附近,拍摄从“英里”到“公里”、从英语到爱尔兰语的转换。当地人里纳甘站在自家农场被一分为二的“边界线”上,他的牛在英国吃草料,放牧时就溜达到爱尔兰共和国境内。他每天穿越边界线十几次,接送在两个国家上学的孩子。
这些细节不会在新闻头条里出现,但它们,是脱欧时代真实而具象的注脚。
烈日下的屋顶和马拉松般的等待
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摄影记者,我的拍摄主题“包罗万象”,这其中,英国王室向来受到媒体关注,但报道充满难度。我多次获批拍摄王室活动,曾作为唯一的非英国媒体,获得过最高采访等级Royal Rota(王室新闻的pool)资格,也曾收到随行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出访的邀请。
2018年5月19日,哈里王子和梅根这对新人乘马车从我镜头前飞驰而过,只有两秒。我成为温莎城堡内当天唯一的中国媒体记者,背后是长达三个月的准备与协调。
大婚当天,我一早爬到温莎城堡的屋顶,在烈日下拍摄;同时处理与几家图片社的共享照片和雇员的外围照片,在笔记本电脑上实时FTP上传和下载,覆盖十余个角度,全方位报道英国王室大婚。
“凯特临产入院了”,“是个小公主”,“发型师进去了”,“王妃今天就出院”……这些消息背后,是我们在医院门口5、6层高的梯子上,一等就是十来个小时,等待那些值得被记录的瞬间。
2021年4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去世。我一早驱车赶往温莎,因疫情限制葬礼仅允许30人出席,我只能在城堡外守候并拍摄告别的画面。
2022年9月8日,“伦敦桥倒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全球瞩目。国葬前,我跟随瞻仰灵柩的民众,从塔桥步行至威斯敏斯特宫,六七个小时的徒步,只为定格这段记忆。
那一路,夕阳将南华克桥桥洞染成金色,泰晤士河畔的大屏幕一遍遍播放英国女王生前的录影,人群在日光褪去中逐渐成为剪影。
一次次按下快门,一遍遍找寻角度,一幕幕见证历史。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我努力用镜头忠实记录,我期望将瞬间化为永恒,这是摄影记者的光荣使命,也充满我对这项事业最深的热爱与感激。
记者:韩岩
Powered by 九游光遇全物品全动作怎么做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